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172/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以科研转化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

2024-06-07 15:33:13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列为中医药工作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表示,“要牢牢把握推进中药产业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把中医药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医药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2024年6月5日,由北京北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惠买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医药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协办,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支持的“传承创新,转化赋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论坛汇集众多大健康领域合作品牌,探索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校地经济的创新合作模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继旺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表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教育部唯一直属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更是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为使命,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依托,围绕重大新药创制、院内制剂、大健康产品、医工结合四大方向,着力建设完备、高效、协作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体系。”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所长刘铜华教授分享了主题为《大健康时代中医养生保健创新思路与对策》的讲座。围绕大健康时代中医药的发展与挑战,刘铜华教授讲解了中医养生学术思想、中医养生保健产品研发思路、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与应用等,并分享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他强调,各类研究院、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合作应建立在溯源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科学技术,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切实解决中医药科技成果难以从实验室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问题。为此,刘铜华教授团队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全资资产公司,以过硬的国企品质和创新的科学技术,打造了“北中博济”大健康品牌,以现代技术融合中医药传统智慧与精髓,在产品安全性、便捷性、市场接受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惠买集团董事长杜瑞勇先生表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公司的联合,是校地经济在大健康产业合作新模式的探索。未来双方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将借助科研资源更上一层,也会以现代化企业的质量管理平台,为高校提供一线科研实践阵地,反哺科研,共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论坛还邀请了分众传媒总经理黄华,进行了《建立健康产业领导品牌的创新逻辑》的主题分享。

  论坛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公司与惠买集团签约,并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以提升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人才基础。

  在国家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时下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中医药创新成果,更喜欢选择中医药调理养生。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产业模式的整合互补,也必然将高校研发的中医药成果推向更科学、更亲民的发展轨道,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惠及民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保健营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电话:010-64201955 邮箱:cncare2008@126.com。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21 www.cbyy.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201955、87557395    QQ:1817689480    举报邮箱:cncare2008@126.com     京ICP备202304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