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主办
新闻热线:010-6420195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2023-03-10 15:29:01 来源: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与营养事关国民健康,个人、社会、产业、政府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面向未来的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走出新道路。今年两会上,深耕食品产业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带来了加快解决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合法使用、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性的提案,助力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加快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合法化进程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再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深入食品产业的各个领域,与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特膳食品需求量增加,市场发展加快。

  孙宝国介绍,在特膳食品中,氨基酸是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原料。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氨基酸生产国,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主要用于开发特膳食品、婴配食品和运动食品等,但受到我国行政许可法规不完善的影响,多年来,国内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生产企业无法获得生产许可,导致我国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多作为化学品以低价格出口国外,经国际特膳食品生产企业加工后再进口至国内销售,严重影响了我国特膳食品企业开发的氨基酸全营养配方等特膳产品在国内合法注册和销售。

  “只有加快氨基酸营养强化剂身份合法化进程,才能打破我国氨基酸特膳食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解决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被国际产品‘卡脖子’的问题。”孙宝国建议,国家卫健委要加快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行政审批及对外公告,并提供全面、统一的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质量规格要求及检测方法,使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可以合法生产和使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加快我国氨基酸特膳食品的注册审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快落实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原料的行政许可审批,使特膳企业可以尽快购买到国产氨基酸营养强化剂合法原料。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氨基酸营养健康产品的研发支持力度,加强氨基酸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增强全社会氨基酸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科学水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预制菜产业化不是厨房的放大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产业,既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有力体现,更是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孙宝国看来,预制菜已经成为各地促进经济增长、助力农产品深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培育新增长极的重要抓手,而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企业针对同样的产品执行不同标准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链建设短板仍然存在,特别针对中式预制菜生产装备的自主设计创新、智能化水平较低,滞后于产业的规模和快速发展水平。此外,冷链配送能力和覆盖范围也制约产业发展,部分预制菜产品的口感与风味复原难度大,品类还比较单一,预制菜产业相关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孙宝国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组织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产品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范围以及相关管理原则,兜牢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底线,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建设配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对风味复原、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控制、标签标识管理等进行规范;完善产业监管方式,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生产资质审核;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足预制菜产业基础研究短板,破解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

  此外,孙宝国认为,维持长久的健康发展环境,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部署实施“预制菜产业质量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产业集聚、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增强整体竞争力;建议教育部加快预制菜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建议中国科协成立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选得安心、买得放心、吃出信心。

  科普工作要由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事

  健康科普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科技创新推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为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孙宝国表示,当下,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宣传的内容严谨度不够,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问题严重。其中,互联网已成为谣言传播的“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方便面24小时不消化”“喝牛奶致癌”等谣言多年来反复出现、屡禁不止。一些机构或个人为谋取私利,打着“科普揭秘”的旗号,行伪科普之实。同时,一些固有的认知误区正形成科普工作的顽疾,最为典型的就是食品添加剂,当前部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负面印象仍难以改变,而一些食品企业为了商业利益,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零添加”的行为不仅让企业作茧自缚,也反向加深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在构建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的当下,科普工作一要重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传播科学正能量;二要加大谣言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伪科普’和‘顽固谣言’,真正让科普服务于百姓美好生活,服务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孙宝国说。

  面对大行其道的“顽固谣言”“伪科普”,孙宝国认为,要加大对不实信息、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建议相关部门重点针对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广告,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开展专项行动,探索建立科普白名单、黑名单的认证认可机制,坚持科普工作要由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事,对一些长期散布不实信息、谣言的机构及个人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完善各平台的信息审查、投诉机制,强化各平台自我监管责任。同时,建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牵头,协调多部门联合开展行动,从国家层面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顽固谣言”清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发挥食品领域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解读;加强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多媒体的科普宣传,让科学跑赢谣言,让谣言止于智者。

  此外,孙宝国提出,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法规,禁止在商业宣传及标签标识中使用“零添加”相关声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目前正在修订中,新版本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食品标签进行“零添加”声称,但该标准自2019年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至今仍未发布,严重影响了行业创新和规范。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保健营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电话:010-64201955 邮箱:cncare2008@126.com。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21 www.cbyy.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201955    QQ:1817689480    举报邮箱:cncare2008@126.com     晋ICP备19000978号